华西往事(5)

发表日期:2020-02-25 16:42 | 来源 :原创整理 | 点击数: 次 收听:

上述管理人员回忆,2006年华西医院准备启动绩效改革,那时公立医院的绩效制度落后,医生和护理人员,医护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的工资相当,完全调动不起职工的积极性。但由于这项改革极其复杂,牵涉几十个部门、几千名员工的利益,是深水区中最错综复杂的一处险滩。

整个改革,需要经历反复测算,制定方案,试点,调整,然后再推广的一系列复杂过程,至少需要几年时间。上会讨论时,石应康说了一句,“我们今年开展绩效改革……”郑尚维马上补充,石院长的意思是,“启动”绩效改革。一个词的变化,将绩效改革的复杂性、需要一步步来的特点,揭示出来。最终,华西医院的绩效改革从启动到全部完成,用了整整六年。

△石应康指的那块空地,正在建转化医学综合楼。王晨摄。

节流:迈出改革第一步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基层医疗保障大幅完善,令老百姓就医需求井喷式爆发,几乎所有的公立医院都人满为患。中国医院迎来了市场发展的红利期,几乎所有的医院都处于上升期。

“那个时候,如果没有石应康,也会有王院长、张院长,将华西医院建成一座一流医院。但只有石应康,才能将华西医院建成一所超一流医院。”一位见证中国医疗市场发展的专家说道。

石应康上任时,正是国家把医院推向市场的时代。那个时代,做好院长,必须具备企业CEO的素质。但仅有企业CEO的能力,远远不够。

中国的公立医院院长,是在夹缝中生存。看似权力巨大,时而决定上百万乃至几千万元的医院发展资金,但又权力极小,小到连一个员工都开除不了。这决定了大多数的公立医院院长推行改革时,涉及到人的部分如绩效改革、职称调整时,往往慎之又慎。同时,公立医院院长也要和上级组织、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为一个医院的发展要到资源和政策。

公立医院院长任期也有时限,一个医院院长在任一般不超过10年,而一个1000多张床位、几千医务人员的医院,改革从启动到最终看到效果往往要耗时多年,很容易就超过一个院长的任期。很少有人能够把自己任期之外的未来,放入医院的规划中。

大多数的公立医院院长,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往往做院长的同时不放弃自己的专业,退休后,依旧可以以专家的身份被医院返聘。那些行政出身的公立医院院长,在退休前,就提前谋好了下一步的规划。

石应康却反其道而行之。做院长的前七年,一直兼任胸外科主任。2000年,他决定把全部精力投入医院管理中,才辞去此职。一些旧识替他惋惜,他是一位极其出色的胸外科专家,如果走专业之路,很可能成为院士。

小编推荐:
如何改善失眠困扰 佐力乌
炒股失利 云南白药又拿百
试验失败!诺华心脏病重
失眠人群的最佳选择 佐力

养生热点:

相关养生资讯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热点推广
养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