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他,担任华西医院管理研究所的所长,这在很多人看来,相当于一个闲职。2014年,他的另一个选择,甚至遭到了一些老朋友劝阻。他去参与创业,创建了一个名为“众医帮”的企业,主打互联网医院。“他的名气已经在那里了,为什么去创业?如果成功了,不能再证明什么。如果失败了,就是石应康的失败。”在这位人士看来,石应康很有智慧,但太缺乏世俗智慧了。
2013年之后,在华西医院工作的人,很少有人提起石应康。他似乎和这个一手带大的“孩子”,距离越来越远。
△2019年,华西医院布置了庆祝“十一”成就展。王晨摄。
时间越拉长,对一个人的怀念越纯粹
直到2016年5月11日,石应康去世后,大家开始疯狂地怀念他。他的追悼会来了五千余人。那位几年前离开华西医院的专家,乘飞机回来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没有人知道他最终经历了什么。一位跟随他多年的人士眼含泪花地回忆,他的这一选择符合他的个性。这位人士说,一个人要得到外部认同,包含四个层面,一是组织的认同;二是团队的认同;三是同行的认同;四是患者的认同。
“其实,他得到了全部的认同。但组织的认同,并不代表组织里所有人的认同。”
“石应康是一个不受辱的人。”
2017年5月11日,石应康逝世的周年纪念日,华西医院医院运营管理中心的课堂上,所有人站立、默哀。
随着时间的拉长,对一个人的怀念,越来越纯粹。一个人的价值,也越来越回归客观。就像当时他被质疑为砖头院长时,石应康有些委屈地回应,总有一天,历史会给他公正的评价。
2019年,国庆前夕,华西医院正在准备“十一”的庆祝活动,在医院主干道上,工作人员在搭建近年来华西医院科研成就的展板。展板绵延几十米,上方的天空,密密麻麻地悬挂着红色的小旗,不时有人停下来,驻足观看。
人来人往中,华西医院继续向前。华西医院多年来坚持的干部管理培训,已将过去总结的制度建设和医院管理,深深植根于华西医院管理层和华西人的血液中,成为更为悠久深远的“文化”,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离去,而让医院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如今,石应康办公室前的那块空地,在空了十年后,开始动工。这是栋科研楼。如今,已不会有20年前到底是建科研楼还是病房楼的质疑和争议。如今,华西医院已成为品牌,不时有地方政府或者房地产商建一座医院,邀请华西医院进行运营管理。赚一点钱,盖一栋楼的时代,已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