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至少2小时户外光照,青少年患近视的几率会降低一成。”在最近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眼科学学术大会暨第五届全球华人眼科学术大会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在青少年增加户外活动可抑制近视的发现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科学探讨,发现户外的光照强度是抑制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如果不及时有效干预,到2020年,我国存在视力问题的人口可能会高达7亿以上。
目前,近视已成为我国“国病”,它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国民的视觉健康和生活质量。遗传、双眼视功能不正常、用眼负荷过重等因素都是造成青少年近视的原因,其中过重的学习负担、大量的电子产品侵入以及不健康的用眼习惯等行为性因素是造成青少年近视眼人数激增的重要原因。
杨智宽表示,近视的医学干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以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监测及干预为主的预防手段、以及远视储备检查和双眼视功能检查等方面。其中,青少年每天户外光照至少2小时,一周户外光照不少于10小时,能有效预防青少年近视,使近视发生率降低10%。杨智宽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太阳光的光照强度比室内光照强度高数百倍,高强度光照一方面可使瞳孔缩小、景深加深,模糊减少,从而达到抑制近视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光照越强,多巴胺释放量越多,而多巴胺能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
除了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的同时,家长还应及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近视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杨智宽表示,加强孩子用眼监测,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也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方式之一。